院系设置 | 管理机构 | 建言献策 | 院长信箱
中考版

学生习作

手工

发布者:  时间:2019-12-16 15:10:52  浏览:
 孙道荣

        入夏的时候,忽然收到了邻居老王送的一把扇子,手工的,仿佛一股清风,掠过心头。
        扇子有点重,扇面是用包装纸板做的,手柄是用木头做的,重量就出自这截圆木头。木柄被打磨得很光滑,像圆溜溜的擀面杖一样,很顺手。老王告诉我,这把扇子,都是废物利用,扇面的纸板是网购时候的包装盒,木柄的木头,则是拖把的木棍子磨制的。拖把的木棍子大多是杂树做的,结实,坚硬,把它磨得这么圆润,得花费多少时间啊。
        上下楼的邻居,家家都得到了这样一把手工扇子。扇子都是手工的,但每把又各有不同,区别主要在木柄上。除了我得到的这样的木柄之外,还有一种手柄是空心的塑料杆做的,塑料杆轻巧,圆滑,不用打磨,又结实;还有一种最轻的手柄,是竹片做的,被细致打磨过的竹手柄,握在手里,既轻盈,又凉爽,老王将这样的扇子,都送给了有小孩的人家。而为了防止纸板烂掉,扇面的四周,都密密地缝了一层碎布。在每把扇子的右下角,还都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着几个蝇头小楷——“王记扇子”。
        我们对老王的好意,表达感谢。老王却双手抱拳,对大家说,这些手工扇,其实并不是我做的,而是我们家老爷子做的,谢谢你们不嫌弃,如果喜欢的话,出来在楼下散步聊天的时候,带上扇子摇一摇,扇一扇,那就更感谢了。
        没想到,都是他们家老爷子做的,老爷子至少有八九十岁了吧,有好长一段时间没看到老爷子下楼了。老王点点头,老爷子腿不大好,下不了楼了,又不肯闲着,这不,一入夏,忽然迷上了做手工扇子,每天都能做出一两把呢。送给大家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不少,都送给亲戚朋友了。如果老爷子站在窗口,看到你们在楼下拿着他做的扇子散步聊天,一定开心极了。
        从我搬到这个小区,老王的父亲就退休在家了,他以前是做什么的,不大清楚,但老人喜欢做手工,邻居们都感受颇深。前几年,老人还能上下楼时,一到小孩子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他就在楼梯口忙开了,摆张小桌子,免费为小伢们的新书包书皮。他包的书皮,平整、周正、结实,尤其是书的四个角,都精心拿捏过,不会扎着孩子们的手。连隔壁楼都会有孩子把新书拿来,请老爷子包上漂亮的书皮。
        每年春天,社区都会组织一两次捐赠活动,居民们将家中的旧衣物捐赠出来,统一送到困难地区。老王家捐的衣物最特别。听说,每次老爷子都会仔细地将要捐赠的衣物检查一遍,掉了纽扣的,一定缝补上;拉链不顺溜的,则打打蜡,通畅了才行。那么一大把岁数,除了不能穿针以外,所有的手工活,都是他亲自做的,每一针每一线,都一丝不苟。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老爷子了,像很多老人一样,衰老总是从双腿开始,他早已不能下楼了。如果不是这个夏天,忽然又收到了他做的精致的手工扇子的话,我们差不多快忘记这个慈祥的老人家了。握着老人送的手工扇子,想象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佝偻着腰,坐在床头的桌前,在自己手工做的扇子上,颤巍巍地写下“王记扇子”,恍然觉得,每一把扇子,每一件手工作品,都仿佛是老人的双腿,它们帮助老人迈出家门,走到离他们最近的外面的世界。
(选自《特别健康》)

【赏析】
        利用废品做手工扇子送给邻居本是件小事,作者却将故事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原因何在?简言之,欲藏先露。此手法的巧妙运用,关键要处理好“藏”与“露”的关系。
        第一步:藏,即铺垫饱满,隐藏底细,制造迷雾。文章以入夏时“忽然”收到邻居老王送的一把扇子拉开全文,接着却没写扇子是谁做的以及送扇子的原因,而是花了大量笔墨写扇子的材料、质量,然后顺势宕开一笔,写上下楼的邻居也都收到了老王送的扇子。至此,读者也跟作者一样感谢起老王的好意来。此为文章第一次隐藏底细。第二次隐藏底细是这样一句话:“如果喜欢的话,出来在楼下散步聊天的时候,带上扇子摇一摇,扇一扇,那就更感谢了。”送扇人反而感谢用扇人,这不合常理的举动,自然勾起读者的好奇心。
        第二步:露,即适时转折,抖出底细,点亮文章。作者在第一次铺垫饱满后,情节一转,抖出底细:制作手工扇子的人不是老王,而是老王家的老爷子。接着,作者写道:“如果老爷子站在窗口,看到你们在楼下拿着他做的扇子散步聊天,一定开心极了。”此时,读者的好奇心又被吊了起来:老爷子为什么以此为乐?于是顺势回忆老爷子的爱心故事,再抖出底细:“恍然觉得,每一把扇子,每一件手工作品,都仿佛是老人的双腿,它们帮助老人迈出家门,走到离他们最近的外面的世界。”此时,读者才恍然大悟,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