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德”最美家庭事迹--刘鹏飞

发布日期:2016-06-27    浏览次数:

    我并非出生在一个真正的书香之家,而是一个三面环山交通闭塞的偏远山村,但家中之书却从未缺过。父亲是个下乡知青,小学毕业却精通文字,恢复高考后考上拉萨大学,只因母亲和我的牵绊没能去念书、返城。爷爷是北京卫戍区转业兵,后来做了建筑工程师,精于图纸,喜读杂书,父亲每次进城看他都会带回很多书,这些压箱底的珍品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绝对是稀罕之宝,也成为我童年的启蒙读物。
    《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兴唐传》、《水浒传》等章回体小说成为我童年时光里上山放牛消遣时光的牙祭,懵懂的阅读加深了我对中国文化历史、天文地理知识的认识和对人文遗迹、名山大川的向往。印象较深的是一套港版竖排繁体、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联剑风云录》,不知爷爷当年通过何种渠道购得,只记得因为父亲没经过他同意拿走这套港币价格不菲的武侠小说而被痛斥一顿。至今我能在书法作品中熟练写就繁体字皆因此书之影响至深,犹记那首篇头词《调寄临江仙》:“诗酒琴棋消永日,流年似水匆匆。春花争似舞裙红,繁华如梦幻,惆怅怨东风。人近中年愁鬓白,却嗟壮志成空。倚栏看剑剑如虹,豪情难自谴,高唱大江东”,激发我对中国古诗词的喜爱。这些已然凌乱泛黄的古董,至今仍在书房中散发着浓浓的记忆之香,偶拾闻之方能真正体会陆放翁诗句“青灯有味似儿时”的真谛。
    阅读带给我童年的快乐,修塑我淳朴的学养,净化我幼小的灵魂,同时带给我的是在功利性考试中的成功。在故乡距家十几里现已消失的乡村小学和“戴帽中学”,我每学年全凭考第一名挣得两张“大白边”奖学金才能在过年时换身新衣。九四年中考,我以高出重点高中数十分的成绩公费进入当时很火的吉林省辽源师范学校。然而,偏离预想轨道的学习和生活渐渐把自己的心境从“荣耀”变为“不甘”,高等教育并轨发展的趋势意味着原本学习并不如己、但去高中读书的同学都能圆自己的大学梦,而自己将回乡做一名小学教师。现在回头反思,这或许是一代中师生大多数人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隐痛”。最后,是师长们的引导、父母的劝阻和保送的希望,重燃了我年轻的斗志和不挠的坚持,“读书”再次成为我的精神脊梁。四年多彩的中师生活,让我从一个内向的农家子弟成长为校学生会主席、学生团委副书记,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让我从一个只知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成长为既精通学业又擅长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的行家里手,毕业被保送至吉林省四平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继续本科学习。中师四年,我渡过了最纯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我付出了最执着、最坚毅的奋斗追求,我也收获了最宝贵、最无价的成长财富。二十岁的我能得以比自己初中同学晚一年入大学深造,在中师同学中我无疑是命运的宠儿。
    上大学后,凭借中师生涯的锻炼和积淀,我们一批中师保送生相比高考来的学生有着超越同龄的成熟和干练,自然也就成为辅导员老师的得力助手,我也再次成为数学学院学生会主席,并利用中师练就的各项优势参与组织了各类社团活动。担任过军乐团萨克斯组组长,带领队员训练并参加各种演出。组建过吉林师大第一届电声乐队,开过“青春之光”大型演唱会。获“吉林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以学校唯一学生代表获2000年全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自强自立奖学金,登上了中国青年报。然而,对于所有中师保送生的大学学习而言,英语和数学都是必补的弱项,我们通常都付出了超出同学数倍的汗水和努力,更何况我被保送的是数学专业。我在图书馆谋得固定座位读书学习足有三年,广泛涉猎了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等各类学科的书籍,遇到同样喜爱读书学习的另一半,她的数学专业素养比我高,帮助我辅导专业课学习。共同的学习兴趣和相似的读书习惯让我们相识、相知并逐渐走到一起,热爱读书成为我们共同的人生追求。蹲点图书馆的刻苦学习、就寝熄灯后的秉烛夜读和逐渐离不开的近视眼镜,最终换来了奖学金的回报和留校任教的慰藉。大学四年,我渡过了更浪漫、更真诚的象牙塔生活,我磨砺了更坚毅、更稳重的个性品格,我也确立了更远大、更磅礴的人生理想。二十四岁的我能成为一名年轻的大学教师执教杏坛,在大学同学中我感到无比的荣耀和自豪。
    高校教学和科研业务的重担,青椒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压力,不断驱使和鞭策我们砥砺前行,“读书”再次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2005年,我们双双考上硕士研究生,且回到澳门头数和尾数社区居住,学校熟悉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成为我们共同读书的新场所。2008年,我们双双获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我们双双考上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现都已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回想读博期间,奔波于长春和四平两城,焦灼于学习和工作之间,个中的辛酸与苦楚、幸福与喜悦远非旁人所能体会。硕士、博士期间我们的“读书”在教育学专业水平提升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得益于我们的老师吉林师大王宪昌教授、东北师大孔凡哲教授和史宁中教授等一些学术名家,他们坚实醇厚的学术修养、高屋建瓴的观点和看法、独到犀利的眼光和视角,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影响深刻。2014年,由于我们在学习、教学和科研方面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得到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评委会专家们的认可,我们双双评上副教授高级职称,当上了硕士导。也都出版了自己写的人生第一本书。这年夏天,儿子刘濡铖顺利降生,我们给家里的书房起名为“濡铖斋”,并结合妻子和儿子的名字题写了书法匾额“徐濡乃铖”,希望我们的儿子能在将来的读书、学习生涯里,通过日积跬步般的点滴积累,慢慢去润泽自我、渐渐提升自我,方能成就为一个铖色好、品质高的优秀人才。
    想想从1985年上学到2015年博士毕业,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在“读书”,读书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读书成为我的一种信仰和精神追求。“读书”无疑对我们夫妻二人的人生道路影响极大,“知识改变命运”在我们身上很好的得以体现,恰恰是“读书”才让我们从农村学子一步步成长为大学教员。多年的读书生涯中,除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拿到本科、硕士、博士文凭,最重要的还是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养,修炼了静若止水般的心境。2015年,我们在吉林师大社区换了新房子,并特意装修了一个大大的书房,以容纳我俩二十年来积累的近万册图书。看着满屋林立的各类书籍,徜徉在书海里的内心向往和精神追求,让我们更加热爱这个家、眷恋这个家!阳光照在身上,一杯清茗茶香,耳畔总会萦绕着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的名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月光洒进书房,一盏青灯黄卷,平静的内心泛起的是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冥想。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里,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读书,宋人尤袤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每当我们夫妻二人心绪躁动时,我们总是试着捧起一本书潜心阅读,或是古希腊哲人的原典名著,或是文学家、诗人和散文家的绝世美文,一字一句地细细品味,一点一滴地入心入神,终能拂去心灵的尘埃,在读书中体会静谧舒畅、豁然开朗的感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静下来读书的时候我们总能感觉自己的灵魂能得到净化,在书中聆听大师的经典话语也能让我们追求到心灵的平静和精神的永恒!